热门信息 |
|
 |
|
最新公告 |
|
 |
|
|
腾讯大楚网 中国地质大学60年校庆 金石为开篆刻展在汉开展 |
www.whsumi.com 2013-01-10 12:30 来源:未知 |
摘要:中国地质大学60年校庆 金石为开篆刻展在汉开展 2013年01月05日14:59腾讯大楚网 一场主题为金石为开的篆刻展于2013年1月5日上午十点半在中国地质大学艺术馆一楼展厅开幕。展览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校工会主席高芸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 |
中国地质大学60年校庆 金石为开篆刻展在汉开展
2013年01月05日14:59腾讯大楚网
一场主题为“金石为开”的篆刻展于2013年1月5日上午十点半在中国地质大学艺术馆一楼展厅开幕。展览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校工会主席高芸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大和尚剪彩,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成金华致辞,世界文联名誉主席胡惠钧教授作序。此次展览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校工会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协办。本次布展的金石篆刻作品共15个系统,每一系统以中国地质大学60华诞为基准数,共60方,总计900方。
篆刻源于制陶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有八千多年历史。《后汉书•祭祀志》载:“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俗化雕文。” 篆刻是华夏民族石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始于晚周,秦汉时盛行,六朝时走向衰弱,而唐朝时重新崛起。自从宋徽宗时第一部印谱《宣和印史》问世后,篆刻形体款式丰富多彩,从而跻身于文史之林,与书法、绘画艺术并驾齐驱,三足鼎立。自元代画家王冕发明花乳石制印后。明代制印、藏印成风,篆刻名家辈出,至清代,篆刻艺术更为昌盛。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迄今北京奥运会,中国印已走向世界。篆刻艺术的境界是要达到四法(字法、书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结合。刀法有单刀法、双刀法、复刀法、蓄刀法。篆刻分为白文,朱文两种。用具有刻刀、矩、锤、锉、锯,印泥、池、包、筋、刷、砂等。学习篆刻,必须先学篆刻发帖和印谱,弄懂“六书”,运刀时要做到徐、疾、轻、重得当。我们应遵循篆刻“古为今用”的义理,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使之“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独特的篆刻艺术。
本次篆刻展作品多出自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宋斌之手,宋斌简介:宋斌,字碧石,斋馆为东湖文殊印堂。生于东湖之畔,长于龟蛇山之傍,学于珞珈山之上,教于南望山之下。系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中国秘书科学联盟副主席,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家画廊篆刻大师。
宋斌自幼喜文弄墨,尤爱篆刻:幸得名家易安教授嫡传篆学秘籍;聆听国学大师张舜徽教授亲授书学义理;尤受资深篆刻民间艺人金龙先生实践上的言传身教;承蒙中国十大高僧昌明大法师对佛像宏旨的点化;又与国际艺术大师、世文联名誉主席胡惠钧教授同堂邻居9年,彼此切磋篆刻技法并多受启迪。
自1978年至今,发表篆刻文论、作品400余篇(方)。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开设《篆刻概论》课程。1992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篆刻学概论》一书:力追篆学理论与实践的耦合,高倡篆刻讲求“四法”——即字法、书法、章法、刀法,吸收西方艺术的美学元素,逐步实现中西结合、自成一格。开了篆刻创意、设计电脑化的先河等。篆刻系列作品巡展海内外,并多次获奖,被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授予“国际银奖艺术家”称号,被收入《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
腾讯大楚网:http://hb.qq.com/a/20130105/000830.htm
荆楚网: http://news.cnhubei.com/hbrb/hbrbsglk/hbrb09/201205/t2082858.shtml
编辑:李老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