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宋斌教授被中国和世界艺术家权威
宋斌教授被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敦
宋斌教授被世界文艺家联合会授予
宋斌教授为全体战友赠送新近创作
宋斌教授为千年古刹----古卓刀泉
这是宋斌教授为武汉大学同窗拜年
宋斌给博士导师,湖北十大文化名
最新公告  
学院动态   您当前位置:主页 > 学院动态 >
武汉秘书速记进修学院 (第298期)
www.whsumi.com    2013-01-26 11:21    来源:未知
摘要:武汉秘书速记进修学院 (298) 2011. 12 宋斌教授的话说龙年 一、龙的起源说 龙与华夏民族的情结源远流长。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今,龙,几乎贯穿了华夏民族漫长而复杂的文化发展历程。龙之源具有神秘性和可考性。 历代学者对其起源进行了全方位、多

    武汉秘书速记进修学院 (298) 2011.12

 
宋斌教授的话说龙年
     一、龙的起源说
 
     龙与华夏民族的情结源远流长。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今,龙,几乎贯穿了华夏民族漫长而复杂的文化发展历程。龙之源具有神秘性和可考性。
 
     历代学者对其起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究。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龙是将蛇、马、河马、鳄鱼、巨蜥、鱼等动物的肢体和特性组合而成的神物。二是根据自然现象,如云、闪电、虹、龙卷风等创造出来的图腾。三是龙的原型是自然界里存在过的巨型爬行动物湾鳄。四是龙起源于人们对高大松树的崇拜。
 
     无论是“传说禹自身是龙”、“共工人面蛇身”,还是“祝融是火龙”、“黄帝也是龙”的神话传说,都意味着古代中国以龙为尊。但龙有着初始的形象。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都是公认的龙的形象。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又在红山文化玉器中辨认出龙的新形象。在辽西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存在着成系列、类型多的早于红山文化的龙形象。终于提出了龙的起源与辽河流域有关的论据。
 
     龙,源于古代的图腾。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原始人认为,自已的民族都源于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并以之为图腾。图腾是神化了的祖先,是民族的保护者。”我们的祖先从渔猎生活过渡到农耕放牧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容易对自然现象产生精神崇拜,相信它具有神奇的力量保佑自己。龙作为华夏民族一种独特的精神凝聚和文化积淀,扎根于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并奉之为图腾。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可以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说:龙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远古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各部落分别以蛇、牛、马、虎、鹿、驼、兔、鹰等动物为图腾。后来,黄帝用武力征服了其他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夏,就采用了加盟部落图腾的某些部位和特征,合并成龙的形象,成为华夏的共同图腾。
 
     至商代,形成了真正的龙形。商人集前代宗教观念之大成,制作了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以祭祀鬼神和祖先。在这些器物纹饰中,最多的就是原龙纹。商人根据“综合百物”的宗教思想,将前代大量的原龙纹进行了“化合式变形”和“混合式组合”的艺术加工,创造了大量的龙的形象,主要是将蛇纹、鲵纹、鳄纹、鱼纹、虎纹、马首纹、鹿角纹等进行移植组合、变形,形成了最初的龙形,有屈体龙、爬行龙、蟠龙等。具体原型主要有鳄形龙、蛇形龙、兽形龙等。龙的造型经过商、周两代逐步形成,后经秦代的不断加工,逐步由多元走向统一。到了汉代,一种“百物而为之备”的统一的龙形基本定型了。以后不断向规范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史料载有龙最初的原型是蛇。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从事畜牧或农耕,在原野上最常遇见的爬虫就是蛇。蛇是世界上许多民族曾经和依然存在的崇拜物,我们的祖先崇拜蛇的旺盛生命力。“长虫过道,大雨来到”的民谚,体现了先民们认为蛇能连通天地、预示雨天的认识。夏、商、周代至春秋战国,原始的龙图腾仍然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战国到唐代,原始龙图腾的体态逐渐呈现S形,就像汉画砖上的青龙,龙头高举、引颈长啸。宋代以后,龙图腾的形态则变得蜿蜒柔美,婀娜多姿,有着极强的艺术和审美价值。龙的图腾,亘古流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包容与和谐。
 
     而黑龙江的“龙文化”则以金代为代表。这尊金代铜坐龙,就是1965年在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的,这也是中国最早出土的金代铜坐龙。坐龙就是以金代为多,也是女真族的象征。
 
     二、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龙在国粹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即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天空里的恒星可划分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薇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即东方的星象如同一条龙,南方的星象如同一只大鸟,西方的星象如同一只虎,北方的星象如同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青龙升腾;春夏之交,玄武仰起;夏秋之交,白虎显露;秋冬之交,朱雀起舞。
 
     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华夏民族和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其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人文观;兼容并茂的多元文化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等最为国人所器重。对中华民族具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龙是古老东方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形成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对于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标识、一种血脉的情结!
 
     三、与龙有关的诗词、成语典故、对联
 
     与龙有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更是数不胜数,
 
   (一)古代关于龙的诗句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白居易)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王昌龄《送崔参军往龙溪》)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方得神凝气定。动静不离中正,阳生剥尽群阴。龙降龙伏鬼神钦。行满便登仙境。(元,王惟一《西江月》)
 
   (二)与龙有关的成语典故
 
    人们喜欢用“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来赞美积极向上的精神。用“藏龙卧虎”、“虎踞龙蟠”来形容人才济济。用“龙争虎斗”来形容强强相争,竞争激烈。用“龙潭虎穴”来比喻深不可测的险境。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期望。人们用“攀龙附凤”来形容那些攀高枝的人。写文章讲求龙头、猪肚、凤尾。如若只将开头写得引人入胜,而到文章的最后却草草收尾,此乃“龙头蛇尾”。而对于那些文采过人及风采出众者,则可以用“龙章凤姿”来形容。用“龙行虎步”形容具有非凡脱俗的举止仪态。用“龙肝凤髓”来形容极为珍稀的食物。心情不悦时,“虽龙肝凤髓,也不甘味”。用“龙驹凤雏”来比喻聪慧少年。用“龙眉凤目”比喻相貌不凡。用“云龙井蛙”来形容两者悬殊甚远。当好坏难辨、良莠参差时,就可用“鱼龙混杂”来形容等。有关龙的典故很多。叶公好龙为人熟知。
 
    (三)与龙有关的对联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被选为“博士子弟员”,一次,跟着巡按过西湖南山净慈寺,其中一人指着大雄宝殿的佛像出了上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时无人能对。于谦随口对出下联:“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众皆异口称赞。有“江南才子”之称的清嘉庆时期的进士宋湘,曾西北行至某省,与当地名士们会文,席间有人出了上联:“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宋湘随口对出下联:“南龙北跃,一江鱼鳖尽低头。”满座皆惊 。 新中国成立后,国画大师齐白石以无比高兴的心情书联一副,赠送给毛泽东主席。联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龙游海域,鹤翔云天,境界十分开阔。
 
    (四)与龙有关的词汇、地名例如,龙江、龙海、龙山、龙门、龙井、龙舟、龙凤、龙马、龙华、龙文、龙子、龙女、龙光、龙     门、龙虎、龙飞、龙宫、龙孙、龙驹、龙楼、龙头、龙蟠、龙鳞等。地名有:龙口城、龙川江、龙首山、龙舌兰、龙海市、龙华寺、龙血树、龙角木、龙泉窑、龙须沟等。
 
     四、可供考证的恐龙和科摩多龙
 
     在地球发展史上,确实生存过一种四只脚、长尾巴的巨大动物。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其生活在距今七千万年到两亿多年的中生代。它们形态多样,有的像鸵鸟,有的像金牛、乌龟和袋鼠。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把它们命名为“恐龙”。恐龙是当时地球的统治者。陆地、沼泽、江河湖海,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就灭绝了。但在1912年,一名遇险的飞行员在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岛却发现了这种“怪物”。经科学家验证,这是地球上残存下来的远古爬行动物的后代,叫科摩多龙。它像锷鱼,长达4米,重约100千克。巨大的头,没有耳朵,头后却长着一个大耳孔。但它耳聋,连巨大的爆炸声也听不到。它还嘴哑,即使在争斗时,也只能发出轻微的声音。它那闪光的两眼,敏锐的嗅觉,弥补了聋哑的缺陷。
 
     科摩多龙全身披着鳞甲,后面拖着肥硕有力的长尾巴,张着大嘴,伸着红舌头。它是卵生的肉食性动物,每年生5至20个蛋。目前,世界上仅存700多条。
 
     这与1842年由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根据地球考古学所命名的“恐龙”大相径庭,在地球发展史上,距今两亿多年前,确实生存过“恐龙”这种四足、长尾巴的巨形爬行动物,但生活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就灭绝了。
 
2000年1月30日《中国文物报》上刊登了孙机文先生写的一篇《中国龙六千年变迁考》。他结合文物考古,从文化艺术的角度阐释了六千年来中华民族对龙的情结。他认为,龙是人类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一种崇拜物,类似氏族社会中印第安人的图腾观念。
 
中国龙的原始形象见诸于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被称为“原龙”,甲骨文之前的原始艺术形象称为“前龙”。1971年春,内蒙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身呈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卷曲呈“C”字状,吻部前伸,鼻端截平,距今约六千至五千年前,为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孙先生认为这件玉龙和安徽含山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的龙是“原龙”的代表形象。无疑中国龙的形象起源于原始社会,近似一种复合性的图腾标志,以后为商代所继承、发展,并经历代改造,加以规范,是为“真龙”,为我泱泱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崇拜物。
 
     五、佛教、越南、西域、印度地区的龙崇拜以及对中土文化的影响
 
中国有关龙的传说及神话,在佛教和基督教中也有记载。《西游记》中的东海龙王便与佛教中的龙有关。2011年,北京工美集团珊瑚玉雕“九龙浴佛”面世,并获得了中国玉(石器)“百花奖”特等金奖,其创意便来自佛教典籍《本行经》。
 
     (一)越南以龙为民族图腾
 
     龙是越南人民的民族图腾。龙年到来,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极浓,邮政部门专门发行了龙年纪念邮票,胡志明市中心阮惠花街被鲜花装饰一新,一条长26米、高5.5米的“长龙”,在春节期间向海外宾客送上龙年的祝福。据越南学者研究,越南龙的形象是在鳄鱼和蛇等动物形象基础上抽象而成的。不同历史时期,龙的形象有所不同,并在各时期的绘画、雕刻作品中加以显现。
 
     (二)西域乃至印度各地与龙有关的传说
 
     从历代僧人西行留下的记载来看,对龙的崇拜是西域、印度最为普遍的宗教信仰之一。
 
在中国西北地区,盛行着对龙的崇拜。《史记》卷110《匈奴列传》说:“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说:“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在这些神话中,有一些属于此国的起源神话,如龟兹国有大龙池及金花王的传说(《大唐西域记》卷一)。另一些则属于水域神话,主要是对于暴雨大雪等灾害性气象的成因解释。由于丝绸之路极其艰险,气候恶劣,所以类似神话相当丰富。
 
进入印度境内,龙王传说更是无处不在。在印度北部,有水、有池的地方就有龙的传说。反映了当地民族的本土信仰和皈依佛教的历史,以及有关佛陀生平的神话性传说。如迦毕试国有大雪山龙池及其传。龙王,代表的乃是印度北方山区一个英武勇猛的龙种族。此一传说实际上反映了迦腻色迦王时期政治与佛教扩张过程中遇到巨大阻力,而龙族终于归顺了佛教,佛教开始在迦毕试国盛行的过程。那揭罗曷国有乌仗那国阿波逻罗龙泉及佛之遗迹,更有龙女与释种婚配之种族起源传说。(《增一阿含经》卷二六)
 
     综括西域印度之有关龙的传说,可划分出两种原始的龙的观念:第一是兴风起雨之龙,第二是海王藏宝之龙。兴风起雨之龙主要盛行于西域以及印度西北这些以沙漠、高山地形为主的大陆地区;海王藏宝之龙则起源于印度南方之滨海地区。
 
     西域的龙文化很早就开始影响中土,而影响最大的则是西域与龙有关的杂耍方术-----“舞龙”。(《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另一种是用龙作为道具的祈雨之术。(《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抱朴子》)唐代祈雨就请摩尼法师过招:“贞元十五年(799),四月丁丑,以久旱令阴阳人法术祈雨。”(《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
 
     西域地区龙文化的影响还表现于一系列龙王龙女故事当中。唐朝与龙有关的小说十分丰富,陈昭吟将其分为六个类型:一是行雨故事,二是役龙故事,三是屠龙故事,四是宝物故事,五是仙乡故事,六是异征的故事及其他。龙王龙女小说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在唐朝李朝威把三个不同地区的神话传说结合创作的传奇《柳毅传》之中。
 
     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还将不断地变衍和赓续。苏州诞生了“卡通龙”,苏州欧瑞动漫公司的动画片《朗哥兔与土哥狼》就是一种尝试。


编辑:admin

关键字:

分享与收藏:


  • 相关新闻:
    昌明(曹志秀)的生平简介 2013- 01-22
    宋斌教授在东湖文殊印堂接见中国黄金珠宝董事长张青松、朱永亮, 2018- 01-09
    宋斌教授指导的丝绸之路学院外国留学生作品参展(第392期) 2018- 07-24

    友情链接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速记学会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教育科研网 湖北人力资源学会 中国秘书科学联盟
    版权所有 武汉秘书速记进修学院
    武汉秘书速记进修学院网络中心 电话:027-87804718 传真:027-87512213 地址:武汉市鲁磨路武汉秘书速记进修学院 邮编:430074  

    本院办学许可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鄂0107305号) 本院法人代码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G0037850—1